女司机那些事

一、女性的智力结构对开车帮助不大
以专家(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结果来看,男性的智力结构在空间能力、视觉能力(主要是指夜间视觉和动态视觉)、逻辑方面和反应能力上占优,女性则在听觉方面、速记能力、语言能力和精神集中力方面占优。显然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能够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判断危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自身所驾驶车辆在空间中的位置感几方面来看,男性的优势非常明显。而女性的优势在驾驶行为中,只有听觉和精神集中力用处比较大,速记能力、语言能力对驾驶帮助不大。

这个“脑回路”是真的“脑回路”,就是指大脑各部分之间的神经元连接,在这一点上男女的大脑神经元连接结构是不同的。男性的大脑前后区的连接性较强,而女性则是左右脑的连接性较强。这种结构差异的直接表现就是男性在处理单一事务时较为高效,而女性比较擅长同时处理多项事务。如果用CPU来做类比的话,就是在同等技术条件下男性的CPU主频更高,而女性CPU拥有更多的线程。因此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需要紧急刹车的时候,男性的思维很简单,就是“我要刹车”,而女性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想法,例如“哪个是刹车?”“刹车晚了会怎么样?”“万一出了事故该怎么办?”或者“车撞坏了家人、朋友会不会说我?”等等(我猜的,我也不知道具体都想了点什么)。同一时间需要高效处理多个问题,结果可能就是大脑宕机,瞬间一片空白。
三、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
男性比较喜欢有挑战的“骚操作”
由于男性的雄性激素更多,其衍生物DHT也会更多,会使男性变得更加争强好胜;女性的雌性激素较多,会使前额皮质内大脑细胞增多,而这个区域会对克制冲动有帮助。总的来说,男性更富有冒险精神,女性会更加偏向于保守。放在开车上来说,冲动的确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重大事故的肇事者男性居多。但是同时由于有冒险精神,男性更喜欢挑战类似“漂移”这类有挑战性的非常规操作,所以男性对于车辆性能和位置把控方面比女性经验更多,说白了就是操作经验更丰富。女性更加保守则会导致对于车辆认知度不够完整,安全意识上来说的确更好,但是遇到小空间停车等情况会因为实际经验不够丰富而无法完成。
这里要强调的是,女性的事故率总体来说是比男性更低的,虽然女性不开车的本本族的比例比男性高,因此这个数据的权威性有待商榷。但是如果单从事故致死率(这个可是以事故数做分母的,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来看,女性的比例远低于男性。说得通俗一点,男性交通事故很多都是因为“浪”,觉得自己没问题能控制,然后就超速、酒驾、疲劳驾驶、斗气车,结果酿成大祸;女性的交通事故很多是因为没看见、反应慢了、或者大脑宕机(就是说不清楚事故是如何发生的)造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男性的平均驾驶水平是高于女性的,只是安全意识大大低于女性。
那么为什么各种新闻对于女性驾驶员这么不友好呢?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新闻价值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超速或者抢道导致事故,但是没有人员伤亡,这个事故新闻价值就很一般;但是如果停个车撞了好几辆车,开车把车挂树上了甚至上房了,肯定新闻价值就要大很多,毕竟很多人会好奇“怎么能把开成这样?”这也是媒体为什么很少有为“女司机”正名的甚至还反过来推波助澜的关键原因。

其实说了那么多,只是想告诉各位驾驶员朋友们,如果你是男性,不要对自己的驾驶水平“迷之自信”;如果你是女性,不要大脑宕机然后下意识的出现误操作,很多时候哪怕什么都不做也不至于将事故扩大化,一旦出现油门刹车部分反而更严重。归根结底,经验很重要,开得多总比开得少要强,开得少总比没开过要强。女性也有很强的驾驶员,那么多的女性公交车司机就足以说明问题,甚至还有像李芳蕾这样的职业拉力赛车手,只是比例问题而已,不要瞧不起所有女性驾驶员。

马路刺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