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I文案正在攻占小红书

小红书上看似寻常的文案,很可能是AI写出来的——这样的情景正变得越来越多。

过去大半年,该平台不少博主都开始用AI生产图文内容。某个性格测试类的账号,通过AI生成了性格类型的图文解析,半年内涨粉近4万;另一个知识科普类的账号,通过每天更新一则AI生成的问题解答,在一年内积累了6万粉丝。 

在百度搜索“小红书AI文案生成”,很容易看到各类AI写作“神器”。包括Kimi、豆包、通义千问、文心一言等一众大模型产品,基本都有专门针对小红书文案的AI撰写能力。 

一位小红书博主告诉界面新闻,今年开始,他测试了多款AI软件,内容从文案到视频脚本,以期能让AI帮助自己写文案。另一位营销行业的KOL也曾在社交媒体发问,是否有AI工具可以帮他生成“小红书风”的文案。

AI生成的小红书文案。左、右分别为为“Kimi”和“阿里通义”智能助手生成的内容

AI生成的小红书文案。左、右分别为为“Kimi”和“阿里通义”智能助手生成的内容© 由 界面新闻 提供

作为大模型落地的一个重要场景,AIGC(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内容平台所扮演的角色正在从简单的信息汇聚和总结,向成为更具实用性的写作辅助工具转变。尽管尚无法确定这类账号是否100%使用AI生成文案,但创作者们对AI的接受度变得越来越高。

嗅觉灵敏的商家也快速把握住AI带来的机会。随着小红书平台用户规模持续增长,用AI生产爆款笔记成了一门新的生意。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AI交出的“作业”还很难用“完美”来形容,且文本的同质化问题依然是一大挑战。这些不仅影响着用户的付费意愿,也会反作用于AI的“学习”成果。

AIGC带来新生意

过去一年,大模型厂商竞争愈演愈烈,包括阿里通义、字节豆包、腾讯混元在内的大模型,都有面向普通用户推出的AI文案生产功能。一大批以此为基准的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一位AI行业的技术专家告诉界面新闻,做AI文案生产的软件本身门槛较低,接入大模型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即可。根据界面新闻的体验,这些软件支持的创作权益存在细微差别,但收费模式大多相同。 Expand article logo  继续阅读

以某个软件的网页版为例,登陆之后,用户可按照消耗积分的制度使用AI文案生成功能,而在免费体验之后,软件的收费标准变为100元以上的会员费。会员权益则包含了AI文案创作、AI生成视频、AI数字人和AI换脸秀等“打包”的创作功能。

也有更垂直的AI文案软件,功能上更专注于文本创作,但采用的商业模式和上述软件相同。界面新闻体验的一个软件设置的终身会员价格为168元,除了AI文案生成外,还提供智能续写、智能改写等创作功能。 

AI相关的一切

留言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